考证的人群大多为了钱,都是工地上摸爬滚打走出来,想多点证书费补贴家庭,这是很正常的,但考证也不是乱七八糟一通瞎考就行的,必须做好规划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接下来说下搭配的原则和关注点:
1.适当聚焦。
你要是考一建就尽量只考一建,通过了继续增项,至于造价和监理有更好,没有也不影响价格。比较好的搭档是一建+一造,这是建筑单位通常需要的,只是造价资质改革后企业对一造的需求减少,可你如果有造价同时企业需要的话是可以适当加钱的。一造+监理也是个比较好的搭档,比较适用于咨询企业,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项目都是全过程咨询,同时需要这两个证,补贴可以叠加。但一建和监理算是比较对立的,很少会有企业同时要,这时肯定会有杠精跳出来说,有不少企业同时有监理和施工资质可以两个都要,这说法没毛病,但这种企业凤毛麟角,我们要做的是大概率。
2.合理分散。
以前不同部门证书是可以同时注册同时使用的,比如一建是住建部管的,咨询是人社部管的,消防是应急管理部管的,彼此之间互不干涉,那就可以同时考同时挂,一个证书一份收益。但现在很难这样操作了,因为现在社保全国联网,不唯一社保的很容易被查出来,相当于这条路被堵死了。给大家说个神操作,就在前几年各省社保没联网的时候,有不少人在多个省份都考一个二建,然后同时挂享受多份收益,虽然二建不值钱可叠加起来就多了,何况考试难度并不大。所以政策的漏洞一直存在,法无禁止就可行,我们研究政策和法律主要目的就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打打擦边球,看有没有漏洞可钻。
3.结合工作。
考证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你很难凭借一两个证书来发家致富,当然勘察设计类证书除外,那是真的可以实现躺平。我们尽量去做好长期的职业规划,考证也是要贴合工作,比如说你做市政工程的,那你就考一建市政,评市政职称,单位也会有补贴,就算失业换个公司你有证有经验也比别人有竞争力。如果本专业的证书考过以后,你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尝试增项一些含金量和需求量大的专业,以实现更多的可能性。
强调一下,证书的兼容性非常重要,最好能相互搭配使用的。经常有人劝我去考岩土和结构,我理都不理,这种人连最基本的逻辑都没搞懂,你和他说也是白说。首先岩土现在价格也跌下来了,市场价也就10万出头,可岩土难度非常大,教材和规范就有十几本,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很难考过。而且岩土和一建是完全不搭的,就算考过岩土根本无法同时使用,更别提带来收益了,也就是说如果要用岩土就得放弃一建使用,那我去考它做什么?有时候做事多用大脑思考,不要想当然,提高专业能力,多搞业绩为证书增值,你们也是一样,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方向,不要人云亦云。
- 加群专用
- 加入专属土木工程群
- 微信公众号
- 关注每天分享工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