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能建、国机集团、葛洲坝集团、中信建设等企业相继发布“十四五”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顶层设计,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作为承接企业战略的基石,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在此以中能建葛洲坝集团“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为例,解析国际工程企业所需的人才及发展体系。
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
总体思路:
以价值创造者为本
实现“两个目标”
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和人才效能提升
围绕“三个维度”
干部人才、专业化人才、职能系统人才建设
实施“四大人才计划”
企业家领航计划、中层干部高峡计划、业务骨干基石计划、新青年菁英计划
推进“五支队伍”建设
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党建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
主要目标
用工总量合理压降、人才素质切实提高、人才壁垒彻底打通、人才结构全面优化、人才效能大幅提升
划重点:
人才序列:管理干部、专业技术、职能管理
人才梯队:企业家、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及新青年
人才结构中纳入“党建人才”,结构相对完整,人才队伍建设方向清晰
政策导向:控制用工总量、培育高质量人才、提升人才效能
人才总量
到2025年末,公司自有员工控制在3.3万人,劳务用工保持在3万人,业务外包和劳务分包用工约为20万人。
划重点:
自有员工与劳务用工比例接近1:1,市场化用工模式或将成主流方式
减存量的可能措施包括末位淘汰、转为市场化聘用等
增量通常来自于校招及少量关键岗位的社会招聘、职业经理人等在业务转型升级阶段,对人才结构的要求最高;而企业在多年的业务惯性下,适用于传统业务的人才数量较多,人才结构调整速度难以满足新业务需求。因此,对于多数国际工程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是持续的、动态的管理过程
人才效能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8%
人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人均利润年均增长率超过90%
人工成本利润率年均增长率超过6.8%
划重点: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国资委对央企(国企)的经营考核目标为“两利四率”,两利”就是利润总额、净利润。“四率”就是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
人均效能指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体现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人才结构
“十四五”期间,着力强化人才能力建设和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员工学历、职称等人才结构。
划重点:
当前国际工程企业的校招偏好为海归硕士>国内硕士>国内本科,社招则看重工作经验、项目经历、相关资源(开发或投融资岗)
对于工程型企业而言,专业职称以及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师等职业证书通常是担任某些关键岗位的任职条件
“1+4人才能建”工程
“1+4人才能建”工程结构
“四大人才”计划
“十四五”期间,结合公司人才队伍实际,大力实施企业家领航计划、中层干部高峡计划、业务骨干基石计划、新青年菁英计划等四大人才计划
中层干部高峡计划:
业务骨干基石计划:
新青年菁英计划:
培养工作5年及以下的新入职大学毕业生
划重点:
5年及以下的员工属于“新青年”
对于国际工程企业而言,项目经理与国别代表是典型的关键岗位,部分企业的大项目/项目群经理、区域中心总代表权限较大
国际工程行业中,能够长期驻外的复合型商务人才较为稀缺,人才本地化是解决途径之一,但对配套人力资源机制要求较高
“五支队伍”建设
“十四五”期间,结合公司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党建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
强化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优化不胜任人员。开展挂职锻炼。丰富一线实战管理经验,开展专业化人才培训,提升专业化能力
项目管理人才队伍:
优化项目薪酬分配机制,大力推行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等中长期激励。完善项目经理选拔使用标准,大力实施一级建造师到项目管理岗位交流锻炼。加大项目经理取证力度,加大项目经理契约化管理力度
党建人才队伍:加大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优化党建人才结构和比例,加强青年党建人才教育培训。
技术人才队伍:
畅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加强技术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对技术人才的激励。
技能人才队伍:
打通技能专家岗位通道,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健全退出机制,择优筛选,吸纳劳务队伍中的优秀人才。
划重点:
适合国际工程企业的中长期激励相对有限,超额利润分享机制的优点在于激励员工的同时利于企业降本增效,难点在于对贡献度的量化与分配
专业化人才队伍
水利水电人才队伍达到5000人;公路人才队伍达到4500人;轨道交通人才队伍达到1000人;房建人才队伍达到2900人;市政人才队伍达到3400人;生态环保人才队伍达到3200人;新能源、绿色建材、综合交通、贸易装备、规划设计及综合服务等专业化人才总量适度、结构合理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式,加大引进公司专业化发展急缺的高层次人才;
建立专业化人才培训体系,分级分类,滚动实施专业化人才培训;
加强技能骨干培养力度,培育适应公司项目管理要求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结语
央企相继出台人才发展专项规划,一方面展现了“人才强企”的战略意志,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内各类、各级人才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顶层设计只是第一步,将规划解码落地为实实在在的制度机制,才是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最好的样子。
- 加群专用
- 加入专属土木工程群
-
- 微信公众号
- 关注每天分享工程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