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步立陶宛后尘,分别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相较立陶宛此前退出时的激烈表态,如今这两国声明的措辞要温和得多。
当天,爱沙尼亚外交部在网站发布声明称,该国自去年2月峰会后就再没有出席任何会议,并决定不参与这一合作机制。声明指出,爱沙尼亚将继续努力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务实的关系,其中包括按照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人权等价值观推进欧盟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同日,拉脱维亚外交部在网站宣布了类似的决定。其声明称,考虑到目前外交和贸易政策的优先事项,拉脱维亚决定停止参与该合作机制,但将继续努力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务实的双边关系,并在互利互惠、遵守国际法、人权以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基础上推动中欧合作。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于2012年,波罗的海三国等16个欧洲国家同年加入,与中国共同构成“16+1”。随着2019年希腊的正式加入,合作规模又正式扩大为“17+1”。去年5月,“反华急先锋”立陶宛率先宣布退出该机制。
- 加群专用
- 加入专属土木工程群
-
- 微信公众号
- 关注每天分享工程资料
-